乌暗财经

“太空出差”的桂海潮回来了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4-12-04 00:55 阅读

10月31日清晨

桂海潮老家云南省施甸县姚关镇的村民们起了个大早

在电视机前盯着神十六返回的直播

焦急地期待着他们熟悉的面孔

桂海潮平安出舱那一刻

他们眼含热泪

反复说着 终于回家了

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航天员桂海潮安全顺利出舱。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在草长莺飞的五月出发

于枫叶落红的深秋归来

那个离开前还在给学生改论文的导师桂海潮

于10月31日上午

和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一起回来了

视频加载中...

这是一场特别的“太空出差”

出差地是天宫空间站

出差任务包括

开展近千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

及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这是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为圆满完成出舱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点赞的画面(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

出差做实验之余

桂海潮还和另外两名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一起

做了一次“太空教师”

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太空科普课

9月21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收看“天宫课堂”第四课。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到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再到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不到31年的时间里

中国载人航天就实现了

“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

这一几代航天人的浪漫梦想

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起成长的

还有无数为中国的“太空梦”努力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航天员等众多专业人才

桂海潮便是其中一员

桂海潮出生于云南施甸县姚关镇

那是一个大山环抱 远离城市的小镇

从小镇少年到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的载荷专家

桂海潮用30余年不间断的热爱和努力

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航天梦

爱学习、爱看书、刻苦、勤奋

是桂海潮不同时期的老师、同学、同事给出的评价

小学老师赵光富对他的印象是非常喜欢提问

喜欢抱着书探索广袤的未知世界

图为桂海潮(倒数第二排左五)高中毕业照。新华社发(施甸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曾与桂海潮在同一个实验室工作的同事贾英宏副教授说

基本每次去实验室桂老师都在那里安静地看书

学生每次去办公室找他

最醒目的

也是书架上摆放得满满当当的书

桂海潮的高中同学段锐说

桂海潮的物理很好

他从高中时期就树立了未来成为航天员的目标

他几乎把所有课前、课间、课余的零散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高中同宿舍的舍友杨继泽回忆说

有时候宿舍熄灯了

他也会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钻研着当天没弄明白的问题

非常刻苦

长大后的桂海潮

依然保留着热爱和好奇

“太空出差”

在桂海潮眼里更像一次探索之旅

神十六出发前接受采访时

桂海潮说

我特别想把这次的任务

当成一个发现之旅

不光是有很多项要求比较高的操作内容

而且是有很多可以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在里面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进行操作训练(2023年3月8日摄)。新华社发(徐部 摄)

作为载荷专家

桂海潮会在实验之余和大家分享从太空上看到的地球

拍到的云卷云舒

分享“太空菜园”蔬菜的长势

还会在太空课堂里幽默风趣地授课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进行水下训练(2023年3月29日摄)。 新华社发(徐部 摄)

在桂海潮的学生眼中

他平易近人 喜欢鼓励学生

他严谨认真 学识渊博

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

他发散思维强 看学术问题深刻

对所带的博士生耐心负责

他非常注重锻炼身体

胳膊有肌肉很结实

也鼓励学生们要多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他还喜欢练书法

在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自己用毛笔写了答辩公告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进行离心机训练(2023年4月6日摄)。新华社发(徐部 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2023级博士生王世杰说

自己刚上博士

很多地方还没能跟上

虽然桂老师很忙碌

但每次开视频会议进行辅导的时间都不少于一小时

桂老师在“上天”前

还给自己带的学生都安排好了学习任务和可以请教的老师

期待桂老师回来 能和导师交流这半年的科研进展

也期待导师分享“天上”的故事

戴眼镜的王世杰说

我想和桂老师一样 也能有机会做一名航天员

这是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新华社发(资料图)

桂老师让我更加确信

通过努力读书、奋斗

真的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

桂老师带的北航2021级博士生朱航标说

策划:江文耀 王靖云

记者:赵彩琳

编辑:李依伦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云南分社

施甸县融媒体中心

联合出品

网友看法

1、网友自由的用户哦:学生们慌不慌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