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乌暗财经网小编发现到,关于大V:印度对华加税是向美递投名状的最新热点内容如下:
美国副总统万斯刚访问印度,莫迪政府就宣布对部分钢铁产品征收12%的保护性关税,直接剑指中国钢铁出口。
就在同一天,中方明确表示,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与特朗普达成交易,否则中方将给予对等反制。
而在更早半年前,中国企业刚帮助印度塔塔集团建设了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炼铁高炉。这座年产437.5万吨铁水的世界级高炉,直接把印度粗钢产能拉升了500万吨。
然而,印度在享受中国技术支持的同时,转身挥起关税大棒,对部分钢铁产品加征12%的关税。
数据显示,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粗钢产能已增长到1.4亿吨。
但他们的实际年产量只有8500万吨,只有中国的1/12,产能利用率只有60%。
而且印度已经连续两年成为成品钢净进口国,进口量高达950万吨,创下九年新高。其中中国就贡献了三分之一,超过300万吨。
当然,即使有了中国技术加持,印度钢铁行业仍面临技术和管理上的巨大短板。他们炼钢所需的焦炭、特种合金等关键原料仍有四成依赖中国供应。
更讽刺的是,印度目前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生产高端钢材,下游汽车、机械制造商宁愿多缴关税也要选择中国产品。
印度对华加征关税的背后的地缘政治逻辑并不难理解,这是中美关税战背景下,试图浑水摸鱼的莫迪政府,向美国递交的“投名状”。
就在宣布加税前,美国副总统万斯刚刚抵达印度,与莫迪举行双边会晤,进一步推动印美战略伙伴关系。
双方达成多项协议,包括印度降低美国液化天然气关税和采购F-35战斗机。印度加征关税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在中美夹缝中的生存困境。
印度希望借助工业化实现经济腾飞,但是技术基础仍然非常薄弱,设备、原料和管理经验高度依赖进口。
数据显示,印度70%的炼钢设备、60%的电子元件和40%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都来自中国。
换句话说,即便印度试图通过关税壁垒减少对中国产品的直接依赖,但是整体工业体系依然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支持。
因此,印度的“加税大棒”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既试图向美国示好,又希望通过牺牲中国利益来缓解国内压力。然而,这种“左右横跳”的策略能否奏效,尚需打上问号。
而在中美关税战大背景下,印度此举是否会引发中方的反制,我们同样拭目以待。
毕竟商务部发言人前两天才表示,中方尊重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其与美方的经贸分歧,但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
而印度对部分钢铁产品征收12%的保护性关税的行为,是否有牺牲中国利益来迎合特朗普的嫌疑,那就得看我们是怎么判断的了。
另外,对于中国而言,这场“钢铁博弈”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技术输出的双刃剑效应。
因为这座高炉不仅是印度钢铁产业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工程技术在全球舞台上的又一次展示。
然而,这样的成功案例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风险:一旦技术被吸收甚至复制,中国可能培养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事实上,类似的教训早已屡见不鲜。过去十年,印度以“市场换技术”吸引外资,却频频上演“过河拆桥”的戏码。
印度多次通过政策调整、强制股权收购以及拖欠债务等手段,损害外资企业的利益。这些经历警示我们,单纯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战略考量,最终只会让自身受损。
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这场“钢铁交锋”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技术输出与战略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不可否认,印度市场潜力巨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中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谨慎权衡利弊。
表面上看,“技术换市场”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但实际上却暗藏诸多风险。
印度既想偷师中国技术,又想霸占本土市场,这种既要又要的贪婪,注定让合作关系走向破裂。
也许有人会认为,如果中国不向印度提供这些工业能力,西方国家迟早会填补这一空白。
然而现实是,经过多年的去工业化进程,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无法构建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即便有个别国家具备相关能力,高昂的要价也让印度望而却步。
更重要的是,西方国家是否真心愿意帮助印度发展重工业、助其成为能够与中国抗衡的力量,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从帮助印度建成全球最大的高炉,到被印度视为“威胁”并加征关税,这一系列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和技术转移需要更加审慎。
相关部门应迅速采取行动,成立专门机构来统筹产业转移的相关事宜,并设立明确的限制措施,对涉及国家战略的核心产业进行严格管控。
对于向印度转移的技术和产业,必须制定更为严苛的标准,有些利益宁可放弃,也要确保国家的战略安全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句话总结就是——中国必须更加审慎地对待对外投资和技术输出,既要敢于开放,也要善于保护自己。否则,曾经付出的努力,很可能变成他人崛起的垫脚石。
网友看法
1、网友自由的山丘C8:印度和中国在方方面面都是竞争者,没有互补性,减少与印度的所有联系,对中国并没有什么损失。
2、网友全景视点:半年前,中国企业刚帮助印度塔塔集团建设了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炼铁高炉。这座年产437.5万吨铁水的世界级高炉,直接把印度粗钢产能拉升了500万吨。然而,印度在享受中国技术支持的同时,转身挥起关税大棒,对部分钢铁产品加征12%的关税。所以,对印度越南必须有所防范
3、网友宗希闽:我建议中央组建中国科学技术外援审查领导小组,对所有科学技术外援项目必须要严格审核,认真研究产生的后果并分析利敞后,发文后才能进行外援。否则,以罪论处从重审判!
4、网友海阔天空7286974134714:改革开放是必须的,但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心!
5、网友太极闪电鹰:相关部门应迅速采取行动,成立专门机构来统筹产业转移的相关事宜,并设立明确的限制措施,对涉及国家战略的核心产业进行严格管控。
6、网友HS2000:想进五常,做梦去吧!永远否决票!
7、网友手机用户Xiao:对外投资不仅仅是合同形势,更主要的是这个国家是否亲西方,政治是否稳定,更重要的是否拿捏得住,如果哪怕是有一点点风险,都要三思!
8、网友冀燕赵:我们看问题要看本质,看远一点,印度习惯性的犯战略性错误,对中国是件好事情!
9、网友及时雨华华:半年前,中国企业刚帮助印度塔塔集团建设了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炼铁高炉。这座年产437.5万吨铁水的世界级高炉,直接把印度粗钢产能拉升了500万吨。 然而,印度在享受中国技术支持的同时,转身挥起关税大棒,对部分钢铁产品加征12%的关税。 天大的笑话[我想静静]
10、网友静幽竹馨兰香:五矿的高管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缺乏全球战略眼光的人还真不适合在这种位置上呆。教训深刻,应该好好反省!!
11、网友睿智的祖国在我心中:以前中国企业刚帮助印度塔塔集团建设了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炼铁高炉。这座年产437.5万吨铁水的世界级高炉,直接把印度粗钢产能拉升了500万吨。然而,印度在享受中国技术支持的同时,转身挥起关税大棒,对部分钢铁产品加征12%的关税。所以,对印度越南必须有所防范。[祈祷]
12、网友九如意3:多总结为上!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和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辈辈世世的永远利益!所以我们不能向外输送一切关键技术和产品。
13、网友正能量山雀IZ: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凡是对美国举投名状码的任何国家和地区,必须予以最坚决有力的反制!
14、网友浓烈金牛:深刻反思,举一反三!,!
15、网友快乐艾登6V:在中美之间,不用想都知道印度会怎么做。印度是个大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但印度似乎更多的注重国家之间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要成为值得尊重的世界大国,不仅仅是利益的问题。
16、网友青涩海洋:印度和中国在方方面面都是竞争者,没有互补性,减少与印度的所有联系,对中国并没有什么损失。
17、网友胖哥和胖姐:国家利益和技术输出都是国家安全战略层面上的问题,必须要谨慎严谨,尤其是在对待印度、日本、韩国等等跪舔美国的这些国家,决不能因小失大。
18、网友热情柑桔72:[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19、网友不羡洋人:作者说的更很明白,点赞
本财经资讯由乌暗财经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乌暗财经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