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暗财经

86岁独居奶奶谈如何料理后事

来源:自拍 时间:2024-11-23 06:37 阅读

#86岁独居奶奶谈如何料理后事#

86岁的朱锦沁,因为一条“怎么安排身后事”的视频,火了。“财产子女平分、病重不要抢救、丧事一切从简”,她甚至还提前帮子女和单位沟通好了手续办理事宜。

沿着这条视频,这位“人间清醒奶奶”(抖音号:@多肉不老松)的老年独居生活,走进大家的视野。她在上海一个人住了两年多,每天过得充实快乐,头脑清醒、生活自律,手机玩得很好,数独能做到大师级。

她的独立、自洽和看淡生死的坦然,是在一辈子奔波而跌宕的工作生活中塑造出来的,也给很多人提供了一个打破常规的老年生活样本。

以下是她的口述。

我这一辈子

我叫朱锦沁,今年86岁了。

1938年冬天,我出生在上海松江(当时属于江苏省),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战争年代,怀孕的母亲四处躲藏、疲惫不堪,不到7个月就把我生下来了。大人们都以为我肯定活不了,幸运的是我母亲就是助产士,知道怎么护理婴儿,她一直把我捂在怀里取暖,竟然让我活了下来。

我半岁左右。

我是奶奶带大的,她出生于清朝的书香门第,是我的启蒙老师,从小教我认字。4岁我就上学了,在小学跳了两次级,10岁考上了松江县中,但因为上县中要交5斗米定金,家里太穷交不上,我只能临时去考江苏省立松江女子中学,没想到竟然被录取了。

初中毕业,我准备考中专,给家里减轻一些负担,但爸爸不同意,说再苦也要让我考高中读大学,我就去考了高中。不幸的是,高二那年,我得了肺结核,不能参加高考,只好回家休养身体。看着同学们都参加高考去上了大学,我很羡慕。

高中时期的我。

那时候,我爸爸作为技术人员去支援大西北,在西安待了半年多,又去到青海开发柴达木。他在外地特别想念我们,于是妈妈带着我们6个孩子,举家搬迁至青海西宁。

那一年我17岁,还是想考大学。我去青海省团委咨询高考事宜,却歪打正着地被推荐进了那里工作,分到宣传部上班。工作一年后,爸爸仍觉得我应该去考大学,替我写了一份申请给单位组织部,没想到很快就批了。

那时,离高考只剩一两个月了,我请一位在西安交大读书的同学帮我买了高考大纲,又去新华书店买了一些书,就开始复习。7月,我在青海参加完高考,没多久就随爸爸工作调动去了西安。在西安,我得知我以青海省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医学院录取了!

我的这些经历,都在视频里和网友们分享过。

1957年,我进入北京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就读。读到大四的时候,我被抽调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学习新专业,同学来自各大医学院,上课没有教材,全靠老师口授。我们的学习内容包括流行病、传染病和各种病毒,除此之外,还要学英语和俄语。大五下学期,我被分到了鼠疫研究室。当时,这些专业内容对外都是保密的。

我在北京医学院念大学的时候。

1959年暑假,我结婚成家了,丈夫在青海工作。我决定,大学毕业后要回到青海去。这个决定,我的很多同学都挺惋惜和反对的。那时候我学习成绩非常好,毕业时是班里的第一名,他们觉得如果我留在北京,在事业上会有更大的成就。但我既然做了决定,就不会后悔。

大学时期,我和同学们一起出游。

回青海后,我被分配到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化验科上班。在青海牧区,草原上的旱獭是鼠疫主要的储存宿主,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分离并研究鼠疫菌。每年春天到秋天,所里的同事需要轮流下乡,去做鼠疫防治和宣传工作。我有一次下乡,就在骑马时遇到藏獒攻击,啪地一下从马上摔了下去,一条腿什么知觉都没有了。

青海的工作条件很艰苦,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一待就是34年,从一个小小的科员做到所长,期间担任过西北五省科研大协作鼠疫项目负责人、参与制定了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的国家标准,被卫生部聘为鼠疫专家委员会委员,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推举为全国政协委员。

在青海工作期间。

我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对家庭多有亏欠。

1966年,我的女儿出生了,她也是个早产儿。我这个妈妈挺不称职的,不是在下乡出差就是在所里搞研究,小时候总把她寄养在同事家,上学也都是爸爸照顾她。记得有一回,她因为吃了一个臭鸡蛋得了中毒性痢疾,被送到医院抢救,我当时人还在单位,接到电话着急忙慌地往医院赶,幸好救了过来。

1995年,我离开上海已经40年了。彼时,爸爸已经病逝,兄弟姐妹分居全国各地,妈妈一个人回到了上海老家。因为想离她近一些,当时又正好有政策可以回原籍买房,1996年,我退休后,全家一起回到上海定居。

1962年2月,我和父母弟妹一家八囗在大庆,这是我们唯一一张全家合影。

为什么独居

在上海,日子过得很平静,我有段时间还“再就业”了,在一所民办学校做行政。直到2020年,我老伴走了,真没想到,很意外。

那时,他得了肾癌,但是手术后恢复得不错,后来又有间质性肺炎,我们以为这个病问题不大,没想到越来越严重,后来还住院了。有一天,他在卫生间突然就倒了,头撞到瓷砖导致中风,当时是抢救过来了,但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不行了,没几天就走了。

我和老伴回到上海生活后,一起出门旅游。

这对我来说太突然了。老伴走了以后,孩子们担心我继续住在以前的家里,心里会难受,想把我接过去住,但我拒绝了。2021年1月,我一个人搬到了现在的房子,在上海远郊的枫泾镇,开始了我的独居生活。

很多人问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要独居?一方面,我不想影响子女的正常生活,女儿工作性质比较特殊,一般是白天休息晚上上班,我白天活动会影响到她;儿子家,我住过去要占用孙女的房间,也不太方便。另一方面,我这个人也比较喜欢清静,而且我是搞预防医学的,对自我健康管理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独居时,我每天自己下厨做饭,一个人也要吃得丰富。

一开始,孩子们也不太放心让我一个人住。家里每个房间都装了监控摄像头,我女儿会随时查看摄像头,看我在家干嘛、有没有事。有一回家里的路由器出问题,断网了,我因为手机有流量也没在意,反倒是女儿看不到监控,担心得不行,赶紧叫邻居来找我。我这房子原来前门、后门和花园门都是不锁的,就是怕我在家出点事外面人不知道、没法及时进来。

刚开始独居,我也不太习惯,一方面是还没从老伴走了的阴影里走出来,另一方面左邻右舍都不认识。但是时间长了就适应了,跟邻居都认识了,我在家也经常跟老同学老同事打打电话联系,慢慢就想开了。

在北京,我和老同学们聚会。

我觉得一个人住着,一定要多动,干干家务、打理花园或者散散步都好,一天到晚躺着坐着是不行的。另外也得有社交,不能出门就和老同学朋友打打电话发发微信,交流交流日常见闻和想法。我还特别爱跟年轻人聊天,可能因为我心态比较年轻,以前单位里的年轻人也挺喜欢跟我打交道。

手机是我独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手机刚流行的时候,我女儿就给我买了一个,还给我下载了很多APP,后来时间久了,我对它越来越有兴趣。现在,我会用微信运动看每天走了多少步,学会了制作相册影集,拍照记录家人的生活,还会用手机网购。老同学用手机遇到什么不会弄的,都会打给我来问,我算是同龄人里头脑比较清醒、记忆力也比较好的。

我也跟大家分享了我是怎么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的。

独居半年后,2021年7月,我就开始在家对着手机录视频,讲我过去的经历和故事。

我录视频,起因是有一次和我们老班长打电话,他说你这一辈子跑来跑去,在青海工作很艰苦,也做出了不少成绩,能不能把你的经历写下来?我说我现在没有那么多精力,不愿意动笔。女儿听到后建议我说,妈你不愿意写的话可以说,从小时候开始说起,聊聊你的生活工作经历,一次就说七八分钟就行,我帮你加字幕剪成视频,将来也给可以孙辈们看看。

我这一生到处奔波,从事的工作当年也是保密状态,很多经历都没和别人说过,包括我老伴、女儿和儿子,也都不知道。我就答应了。

第一次录视频,我一口气录了一个星期的内容,视频里衣服都没换。

“多肉不老松”这个名字,是我和女儿一起想的。“不老松”是我理想的一个生活状态,越活越年轻,“多肉”是因为我很喜欢养多肉,以前养了100多盆,现在兴头没那么大,只剩二三十盆了。

第一次录视频,我说了一会儿还觉得挺顺口的,我就一口气录了一个礼拜。所以头两个月我的账号每天都会更新,我就负责录好视频发给我女儿,她帮我剪辑上传到西瓜视频,后来又发在抖音,每条视频点赞都不少。

有时候我也会看看网友的评论,大家都觉得我记性好、讲话有条理,因为我人生经历比较丰富,都喜欢听我讲“老年回忆录”,期待我更新,说“像是翻开了一本书”,我也挺高兴。

86岁的一天

过去的故事讲完了,我就开始分享我的老年独居生活,没想到看的人更多了。可能是因为像我这么大年纪,一个人住的不多,大家都挺好奇的。

我分享老年独居生活的抖音视频,点赞有2.5万,比以前一下多了很多。

我每天6点多就醒了,但是不着急起床,先打开手机做早安图,给我自己拍的花花草草加上祝福语和日期,发给微信里的朋友。起床后,我要做两件事,一是称体重,二是测血糖,这都是多年的习惯了。

每天早上晚上,我都要用手机发微信,有时候看看网友的留言。

洗漱完后,我下楼吃早餐,一般是一杯牛奶、一片面包或者一杯牛奶、一碗麦片和鸡蛋,有时候觉得味道太淡了还会加点泡菜。吃完早餐,我会去花园转一圈,有时候刮风下雨花盆倒了要扶起来整理好。然后我就出门去买菜,一般一个星期去两三次,有时候去菜市场有时候去超市,也有时候在网上订然后自提,慢慢走回家就10点多了。

上午,我一般要出门买菜,因为怕摔所以走得都很慢。

接下来,我要看看手机,和老同事打打电话,彼此问候一下近况,因为老人家身体都不太好,我们会互相交流关照一下。中午,我一般要做一个汤、炒一个菜、再拌一个凉菜,晚饭就懒得做了,吃中午剩下的或者吃点面条、馄饨。

中午,我自己下厨做饭。

下午我也会和老同学老同事们打电话发微信聊天,晚上我要锻炼,在小区里散散步,一般走四五千步,下雨就在室内打乒乓球练习臂力,一次可以打500拍。我现在身体状况还不错,就是血压有点高,糖尿病导致肾功能不太好,这是不可逆的,能维持不恶化就行了,两年前摔过一次腿影响了膝关节,走路不太方便,其他都还可以。

下雨的时候我就在家锻炼,通过打乒乓球锻炼臂力。

我晚上还会看看喜欢的排球、乒乓球比赛,有时候也和朋友打电话发微信。睡觉前,我还要做一下数独,这是我保持头脑清醒、锻炼统筹能力的“秘诀”。

第一次做得很慢,初级都花了好长时间才做出来,我就去新华书店买了七八本书,用铅笔一个个填,做错了可以擦掉重来。后来我发现网上就能下载数独,就换成用平板电脑做,每天起码做半小时,慢慢增加难度,不到半年就通关到大师级了,最高记录是86000多分,才花了四五分钟。

做数独能让我保持头脑清醒,每天都要做一下。

总而言之,我每天一个人过得挺充实的。我的老同学们,关系比较好的,像我一样独居的还有4个,我们经常电话或者微信联系。他们也都觉得独居挺好的,一个人爱干啥就干啥,想唱歌就唱歌,想上老年大学就上老年大学,多自由。

我生日的时候,收到了孩子们送的鲜花。

“人间清醒奶奶”

今年2月,我在视频里讲了我准备怎么处理身后事。因为我已经把我这一辈子的经历差不多都讲完了,就讲讲以后的安排吧,未雨绸缪嘛,人都会有这一天的。

这些事我很早之前就考虑过,也和老伴、女儿都商量好了的。2020年,我被查出胰腺有个肿瘤。胰腺癌是“癌症之王”,我有两个关系很好的朋友,都是得了这个病很快就走掉了。我就觉得,如果真是恶性的,那治疗也没有意义,如果是良性的,就不用去管。所以我拒绝了进一步检查做手术,就没管它。但它给我提了个醒,还是应该尽早把身后事交代好。

我跟大家分享怎么处理身后事。身边人都走得突然,很多事情来不及交代,后续徒增许多麻烦。

我们老两口在上海买了两套房子,一套给了儿子,另一套如果要过户的话手续比较麻烦,变卖后把钱给了女儿。去世后单位发放的抚恤金,儿女平分。我的存款,除去医疗费用,剩余的应该也不会多,就由外孙和孙女平分。

第一件事就是财产的分配,是儿女平分。

我和我老伴单位都在青海,人走后单位发放抚恤金、结算退休工资这些事情,手续比较繁琐,我老伴走的时候我就张罗了很久。为了给儿女们少添麻烦,我就提前拜托青海的同事代办,给他们和女儿拉了个群,方便他们沟通联系。

第二件事,提前帮单位和子女建立联系。

另外丧事,我要求一切从简,不要讲究。我跟孩子们说好了,我现在活着就是高高兴兴过每一天,尽量爱护自己的身体,但一旦病重或者发生意外,就让我安安静静地走,千万不要增加我的痛苦,也增加你们的负担。

我要交代的第三件事,就是丧事一切从简。

这些安排其实很正常也很简单,我就像平时一样当聊天给大家讲讲,根本没想到会有人爱看的。没想到,这个视频一下子火了,第二天早上,我们小区的人都知道了,同学同事也都在微信问我这个事情。

我后来想,可能是因为生老病死的话题,一般人比较忌讳,但从生到死,人总是要走这一趟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就没有什么思想包袱,也经历了很多次身边人突然离去。我的很多同学也不避讳这个话题,有的人甚至把遗体都捐献了。

视频火了以后,我的生活变化也不大,就是多了一些媒体采访,现在好多了,最忙的是今年二三月份。我现在基本一个星期更新一次视频,主要是分享我的近况和花花草草。

我也经常看网友的评论,大家都觉得我安排得明明白白,说我是“人间清醒奶奶”,叫我注意身体之类的。当然也有不那么好听的,有的人会针对我说的一些细节抬杠,我有时候会解释一下,说不明白就不管了。

很多网友都觉得我的身后事安排得清楚合理。

也有人质疑我年纪这么大了,又是个 “高知”,还要通过当“网红”赚钱吗?我发这些视频其实都没什么收益的,我也不是为了挣钱,但是我也懒得反驳,没必要为了这些事情生气。

其实,无论多么豁达从容,老年人一个人生活还是会遇到麻烦的。

我想起一件小事,我妈妈还在的时候,也是老年独居,有一次我去看她,她叫我帮她剪脚指甲,我做了但是没多想,后来也没主动想起来要定期帮她剪。现在我也80多岁了,年纪大了弯不下腰,给自己剪脚指甲得费好大劲。孩子们平时很关心我,会注意到我洗澡上厕所有什么需求、知道我腰疼从来不让我拖地,但是这点小事,没有亲身经历,他们很难想到。

老年人的生活和心态,很多是只有自己老了才能体会到。好比我自己,过着独居生活,头脑还算清醒,起居也能自理,但很多时候,也需要孩子们的关照和帮助。我也想提醒一下年轻人,可以的话,多多体贴关心一下家里老人,不要等到来不及的时候留下遗憾。

*本文由朱锦沁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朱锦沁本人授权提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朱锦沁 | 口述

橙 子 | 撰文

猫 基 | 编辑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13个口述故事

欢迎打开抖音,关注“多肉不老松”

网友看法

1、网友用户4109119378515:很了不起的那时代的知识分子!

2、网友灿烂喜鹊8I1:没钱也不会抢救的

3、网友灵巧露珠7t2:向这样的老人致敬!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清醒而有大爱的老人!!

4、网友用户1316619098383:说的太好了,明白人,讲明白事,咱老百姓普通人都是这样!

5、网友13905083065:人间最清醒的奶奶

6、网友活泼的真空罐Xg:头脑很清醒了!

7、网友用户7562463292452:把自己过往和将来缕的非常清楚,祝福知性老人健康长寿,

8、网友热心风筝qw:姐,向你学习[赞]

9、网友真诚豆花nY:[赞][赞]

10、网友用户8924311363358:[赞][赞][赞]

11、网友沙尘暴5238:深挖洞广积粮

12、网友爱听我听:不称霸

13、网友苍茫田野1650:生老病死谁都不能避免! 生了不能医治的大病,不要抢救,不插管,不进ICU。多活几天没意义,有质量的活着才重要! 死后没必要买墓地,到孙子辈已经差不多忘光了。时间会抹去一切!

14、网友黄山松587:祝老奶奶生活快乐!您还可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一是将研究资料和书籍捐给图书馆或研究所,建立研究室;二是拿出一部份遗产设立"多肉不老松传染病研究奖学金"或资助贪困学生。相信您的子女会支持的。[赞]

15、网友爱生活的橙子Pn:从北京医学院毕业,能回到青海去工作,真的很伟大

16、网友下午七八点:越有知识的老人越想的明白。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不想给社会添麻烦。对生老病死看得很清楚。死是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路,活着的时候开开心心,真的到了需要上路的时候就不留恋这个世界了,怎么能舒服一点,不受苦离世就怎么来,决不为了多喘几天气而多受哪些苦。

17、网友平淡71117: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志在四方,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太值得尊敬学习了!她是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为大西北的鼠疫防治贡献一生,国家应该优待这些老知识分子,当年如果留在北京上海她的各方面待遇会更好,这是个值得佩服的老人!

18、网友奇幻扑克c0:您是我的学长![赞][祈祷][玫瑰][ok][拿捏][比心]

19、网友反驳大师:我到了75岁,不管怎么样都不进医院,能活就活,不能活就死,绝不麻烦任何人,想火化就火化,不想火化也可以土葬,

20、网友黑土地上翻麦浪:什么是数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