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暗财经

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

来源:央广网 时间:2024-11-22 02:53 阅读

春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大江南北春耕备耕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整地备耕、足墒播种、浇水灌溉,精耕细作、不误农时,和谐淳朴的乡村农忙场景,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生机。

精耕细作,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农耕文明的智慧,同时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现代化农业背景下的精耕细作,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努力挖掘科技、人力、农机、肥料等各类要素在每亩农田之上的综合潜力,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农民驾驶植保机在小麦田间进行春季田管作业

精耕细作,核心在科技,需要深挖科技潜能、实现高效赋能,通过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提升产量和品质。譬如,在江苏句容,南京农业大学团队研发的“稻茬小麦精控机械条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精控小麦的播量和播种均匀度,较常规种植增产8%以上,亩增效益100元以上,目前已在全省推广,实实在在用科技造福着农业和农民。

精耕细作,关键在人,需要充分发掘人的效能,激发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农技人员的科学素养、数字素养,利用先进经营模式和种植技术,让更多农民靠种植实现致富。在湖南岳阳,当地试行百亩农田精耕细作运营模式,2023年,1523户农户每户精耕农田100亩,实现双季稻亩产增产达近200斤,成为用先进经营模式实现单产增收的典型案例。

种粮大户向无人机内添加肥料

精耕细作,就是要向每一寸土地要效益、要收成。在基础保障上,我们要持续推动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农民补贴力度,让惠农政策落地更实。在技术推广上,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做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让精耕细作的技术和经验覆盖更广的土地。在安徽天长,当地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全产业链培训,用实用技术培训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与此同时,精耕细作与规模化种植经营也不冲突。以黑龙江为例,全省推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综合运用智慧农业,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当前稳定在98%以上。这足以说明,只要我们久久为功,精耕细作可以大批量、成规模实现,科技兴农的努力就能够看到实在增效。

科研人员开展小麦育苗工作

精耕细作本质上是一条无止境的探索之路,通过精耕细作,可以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这需要我们凝聚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民等多方合力,坚持强政策、强科技、强根基,量质并举做优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筑牢粮食安全“耕”基,共同推动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蔡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