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说,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在对一件事情发表看法之前,我们容易以为自己已经看到了全部的真相,倾向于自己所站的立场是理性的,随之产出的观点,产生的情绪也是合理的。
可事实就像漂浮的冰山,显露在海平面外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当下网络时代,大部分人得到的都是辗转几手的信息,难免更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就像这张很有名的图片,遮挡掉任何一个部分,看到的“真相”都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草率地随意把一个信息,一段对话,一张没头没尾的图片当作真相,从而被煽动情绪,那发表出的观点就难免失之偏颇。
尤其是当一些人都隔着网线,躲在虚拟的ID背后轻易发表观点,乃至宣泄情绪的时候,它就会汇聚成一股巨大的,黑色的能量。
网络暴力。
网上不少评论都表示对网暴深恶痛绝,但奇怪的是,同一个用户前一秒在反对网暴的人,下一秒就可能成为施暴者。
你看这个微博用户,一年前还反对网暴呢,之后又在评论区嘲笑在高考誓师大会上慷慨激昂发言的女生。
既然大家都清楚网暴的危害,为什么网暴现象却愈演愈烈?
除了网络暴力成本低,网络环境因为缺乏有效监管而时常变成“法外之地”,以及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就是故意通过抬杠博取关注蹭流量之外,更是有相当一部分网暴的人压根不觉得自己在网暴。
他们觉得自己在伸张正义!是在为民除害!
最近看到一部微电影,感慨颇深:
一个雨夜,抱着婴儿的母亲狼狈地拍着车门,哀求司机“师傅,帮着我们去一下医院好吗?孩子发烧了”。
可过路司机视若无睹,一脚油门绝尘而去。
我们下意识的情绪是什么?
多半是为这个母亲担忧,焦急,同情她的同时,难免暗暗腹诽司机的冷漠。
该司机在网络上立即成为了“无良司机”,车牌被网友查出来,司机是个衣着光鲜,年轻貌美的女生,再联想到雨夜中无助的母亲。
于是更多的人参与进网暴行动。
网友的怒气对着这个女生,雪片一样飞来。
可是随着影片镜头一转,视角却来到了这个“坏女人”这里。
她绝望地看着手机屏幕,脑海中也浮现出了那个雨夜,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故事。
深夜刚刚加班完的打工人,雨夜独自开着车回家,却接到老板的电话,听着电话里老板的痛骂,一脸疲惫和无助。
那位母亲求助的时候,她正在一边应付老板,一边心烦意乱地看着路;
从她的视角,半夜突然冲出一个脸上有血迹的女人,旁边还有陌生男子暴力拍门,隔着车窗她听不清对方说了什么。
吓坏了的她下意识往前开了一截,当她回过神来停下车,从后视镜看到那位母亲已经上了后面的一辆车。
她不是故意见死不救,那个晚上,她也有属于她的困境。
她原本以为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却没有想到,网络时代泛滥的情绪和“正义感”,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
无数网络暴力的参与者,没有人给她解释的机会。
他们的谩骂甚至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转向对女生的人身攻击,比如有条评论赫然写着:
“小姐姐,一晚怎么收?”
她终于不堪羞辱,吞下了大剂量的安眠药……
这是抖音首部反网暴公益微电影《下一个某某》,令人倒吸凉气的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最震撼的场景是影片开篇意识流的拍摄手法,用那怪异和惊悚的气氛,让大家第一次理解了网络暴力受害者的心境。
之后故事还有第二波反转,婴儿的母亲站出来拍了澄清视频,解释了那晚的真实情况。
原本解释清楚,应当到此为止了,可是恶意揣测和攻击不仅没有停下,反而掀起了新一轮的网暴狂欢:
一边的人认为她是收钱私了了,另一边也又开始谴责她这么晚了才出来澄清。
可是,真的是当事人的回应来得“太晚”吗?
恐怕是因为,这些网暴者太急于用自己的正义去审判别人了,又在事件的真相被层层剥开之后恼羞成怒吧。
而这种“正义”会对当事人带来怎样巨大的伤害,无人问津。
他们只会迫不及待地再去奔赴下一个热点,制造下一个战场。
即便如此,施暴者往往依旧不会觉得自己是坏人。
他们反而认为自己是道德标兵,是在用语言匡扶正义,是时代的白莲花,是公正的蜻蜓队长,如果他们不打出那些恶评,世界就要被坏人占领了。
如果搞错了呢?
“正义无罪啊。即便真的冤枉了,那也只能怪别人运气不好。”
“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我们的本心是好的,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还要勇敢发声!”
如影片标题所说,永远都有“下一个某某”。
这种想法带来的危害显而易见,除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案例之外,还会让大家在铺天盖地的集体情绪中,将理智、真相、逻辑全都被掩埋了,乃至于现在网上,理性居然成了一个贬义词。
你越是偏激,赞同你的人就越多。你越呼吁平和,就越多人来骂你。
在虚拟的网络身份保护下,他们可以轻易说出很多平时生活中不好意思开口说出的侮辱性词汇。
并且以此为荣。
“我在伸张正义,正义无罪。”
遍观历史,其实有非常多罪恶,恰恰是打着伸张正义的旗号去做的。
历史告诉我们,知道自己在作恶的人,反而多半做不出什么大恶。
所有那些反人类的罪行,祸及成千上万人的灾难,往往都是以“正义”之名完成的。
无论那些正义的词汇和套话有多荒谬,只要我们用这些东西把自己武装起来,就再也不用思考任何事情,也不用对任何事情负责。
我们便拥有了做出暴行的一切条件。
于是陈铭才会在《奇葩说》上言辞诚恳地反对网暴:
“一个人只有温暖纯良了,才有资格谈论爱与自由。否则,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略显悲哀的是,每次我讨论网暴话题,评论区总有人说,你写这个没用的,能看进去的人不会网暴别人,会网暴的人压根不会看你的文章。
这也是为什么要全面杜绝网暴相当困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反思自己的“正义”之举。
但即便如此,平台们也开始展开积极的措施。
像是抖音平台就注意到,一般网暴的重灾区就在评论和私信,特意对症下药,上线了几个防网暴功能:
对于普通网民,在评论区发言之前就会有建议他友善交流的提示,如果机器模型识别到他可能要发表不当的言论,就会不断提示到他把不良内容去掉为止。
评论区也会有一些权限管理,关键词评比、精选、正向引导等等,把正面的,积极的,带着更多善意的评论赋予个更高的权重。
让善意带动善意,微光点亮微光。
这也有助于营造出一个更正向的评论环境。
对于受害者,从网暴发酵期,平台就会开始主动关注受害者,帮助他们积极推送一些反网暴产品,比如一键防暴,对他们的私信和评论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帮助他们止损。
如果无法完全杜绝网暴者存在,至少当平台模型感知到已有风险的时候,抖音小安会主动出来,帮助你推一条消息,告诉你一键防暴怎么用。
把恶意尽可能地和你阻隔开。
当然,仅靠平台的工作是无法杜绝网暴的,净化网络环境,更重要的还得是每一个人,从心底停止网暴,打从心里意识到,恶语伤人不是正义,不分青红皂白地站队,也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就像微电影结尾说的那句话一样,我们的键盘有backspace,但当事人的人生无法退格。
不要让“正义”,变成了杀人的凶器。
不能为了给一个人伸张正义,去侵害其他无辜者的权利,否则和我们讨厌的人,又有什么两样呢?
-END-
#面对网暴该如何保护自己#\u0002
网友看法
1、网友二月风之剪:网暴者太急于用自己的正义去审判别人了,又在事件的真相被层层剥开之后恼羞成怒吧。这种“正义”会对当事人带来怎样巨大的伤害,无人问津。 他们只会迫不及待地再去奔赴下一个热点,制造下一个战场。
2、网友用户2958425300319:应该应该网暴行为
本财经资讯由乌暗财经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乌暗财经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