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伟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从金融视角看,把握好科技与金融的关系,在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通过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同时,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并进而使两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强化科技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同联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共生共塑的生态,是金融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从实现路径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新质生产力以 “三新”为主要特征:
一是以新产业催生新质生产力。近年来,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所驱动的。
二是以新模式带动新质生产力。数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在被深度网络化、数字化,数字经济因此应运而生。
三是以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在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体系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从金融视角看,置身于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科技变革之中,把握好科技与金融的关系,做好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两篇大文章,并使两者之间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部署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要素组合、提高要素效率的应有之义。
首先,依托科技金融,加大新质生产力培育金融支持力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金融行业落实新质生产力要做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科技金融”大文章,通过完善政策框架和工具体系、推出创新创业专项金融债券、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方式,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将金融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科创重点领域倾斜,尤其注重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倾斜,实现金融高效支持科技创新。
其次,依托数字金融,丰富新质生产力金融发展场景。数字金融既涵盖了传统金融机构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移动化以及互联网金融转型等,也包含金融机构向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领域供给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两者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所以,金融领域部署落实新质生产力,就要进一步促进数字金融发展。一方面,推动大模型、元宇宙、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在金融业深入应用,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全面改变金融服务功能、模式、价值。另一方面,加大金融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形成多样化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网上贷款、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金融服务模式,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最后,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金融天然具有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与科技、产业相互适应,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三者的良性循环,对于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引金融“活水”润科技创新,以技术创新与模式变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以科技创新促金融转型,推动金融机构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加快数字经济发展,重塑金融行业发展新格局。依托两篇大文章,既能实现产业与金融、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也连接科技和产业两个世界,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赋能新质生产力
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我国持续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民银行联合科学技术部牵头起草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推出创新创业专项金融债券,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科创重点领域。2024年1月,《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印发,引导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根据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需求,针对性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受益于上述各项政策,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已经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力度。人民银行数据显示,过去5年,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保持30%以上的较高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速20%以上,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尽管我国通过增加金融高效供给,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但不可否认的是,科技型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成长性、细分领域专业等特点,加上科创企业不仅面临商业模式和经营管理上的风险,还需要应对技术开发的不确定性,这就对金融助力科技产业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金融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金融监管机构应推动完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推进科创金融改革,深化制造业金融支持举措,指导金融机构落实落细各项政策要求,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撬动社会资金促进科技创新,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力度,将金融“活水”引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另一方面,继续加大科技金融的投入,大力发展创业股权投资,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促进金融服务重点产业链、科创企业,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培育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可拓展金融覆盖面和便利度、强化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加快数字金融发展步伐,赋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层面,2022年1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已成为我国数据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梁八柱”。2022年,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夯实数字金融发展顶层设计。
尽管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居全球领先水平,但要依托数字金融培育新质生产力,依然面临数据滥用、隐私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平台垄断等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应持续深入研究发展数字金融、数字经济存在的短板,不断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方面,金融机构应该尽快将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应用到传统金融行业,借助信息数字技术改变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便捷信息匹配性,为实体企业注入资金,有效缓解实体企业融资困境,提高企业和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效率。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加大力度向数字经济领域供给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
文章来源 | 《中国银行保险报》
本文编辑 | 周茗一
责编丨丁开艳、兰银帆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
0
本财经资讯由乌暗财经网发布,版权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乌暗财经网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