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暗财经

媒体评女子被家暴不愿离婚

来源:微博抖音 时间:2024-12-29 18:48 阅读

据乌暗财经网小编发现到,关于媒体评女子被家暴不愿离婚的最新热点内容如下:

媒体评女子被家暴不愿离婚

社会的干预、舆论的帮助,有可能帮助她们获得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更有勇气地面对人生抉择,也更有底气地去向家暴一方主张自己的权益和人格

近日,两名女子在西安市长安医院被陪诊者殴打一事引发关注,经警方证实,其中一名女子李某遭其丈夫殴打,目前男方已被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行政拘留。据报道,施暴男子辛某已在派出所书写保证书,签字画押称以后不会再有此类情况发生,而李某也出具了谅解书。

但事情似乎没有就此平息,随着一些生活细节的曝光,事件还在互联网上发酵。比如李某遭遇过不止一次的家暴,家属称其患上了抑郁症,甚至有过轻生行为。但据报道,她为了孩子不愿离婚,“你们不想要儿子,我还想要儿子”。

这也引发了争议,不少网友表示不理解,甚至对李某恶语相向,“问过孩子了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等等,类似言论在留言区随处可见。

虽然“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家务事向来又是网络讨论的热门话题,毕竟这没有多少专业门槛,人们也可以代入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但也正因为家务事多基于“生活的经验”,这也注定是千差万别的,同一叙事很难适配所有情况。

其实在现实里,因为顾虑孩子而隐忍不离婚的情况并不罕见。今年7月,法治日报曾经报道过一个离婚案例,其中提到孩子“因父母要离婚而产生抑郁,甚至到了不愿上学的程度”。为人父母者对于这一状况有所顾虑,也是人之常情。

而在社会上,对所谓“单亲家庭”也会施以异样的眼光。客观上,这些其实也构成了一种社会压力,“单亲家庭”的标签会被一些父母视为一种婚姻失败的“惩罚”。

但是,这些并不见得科学,也不是必然的。比如今年5月,青岛中院通报青岛法院涉未成年子女离婚案件审判工作情况,其中就提到,部分婚姻解体并不必然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父母间的冲突、亲子间的疏离才是创伤根源。

同时,今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要求对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行为进行早期预防,引导离婚案件当事人正确处理婚姻自由与维护家庭稳定的关系,关心、关爱未成年子女。

可见,一些家庭的难题并非无解,更科学的应对方式当然也存在,但问题是李某,或者说其他遭遇家暴的女性,她们知不知道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对于遭遇家庭不幸的女性,她们有限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状况,比如对收入来源的考虑、对于男方的精神依赖、缺乏全面的育儿知识等等,是一种局限,限制了她们做出旁人眼中的“最优选”。但是社会的干预、舆论的帮助,有可能帮助她们获得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更有勇气地面对人生抉择,也更有底气地去向家暴一方主张自己的权益和人格。

因此,对于“为孩子不愿离婚”的说法,旁观者们倒也不必一定要口诛笔伐。不妨抱着“了解之同情”,尝试去理解各自的脆弱之处。同时也应当去思考,司法机关、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公共舆论等,可以从哪些方面对类似当事人进行帮助,哪怕就是更多的科普“不要妖魔化单亲家庭”也是有益的。

这些不幸的人,面临的困境并不只属于个体,但冷嘲热讽终究无法解决问题,如何形成一种社会的托举,才更值得探讨。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清波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网友看法

1、网友海月:不是不愿离婚,而是离了婚带着孩子无法工作,要是没有孩子早就离了。不要孩子母亲忍不下心,怕孩子跟后妈受罪,要了孩子,带着孩子怎么出去工作?男方抚养费一千元能请得起七八千上万的保姆吗?

2、网友快乐的叶子6W:我离婚简直就是多赢,前夫离婚后拿了我给的一半青春损失费买了车出去工作谈了新欢戒了酒,终于看到他清醒的出现在我面前很欣慰,离婚后我也终于能每月从前夫手里实实在在的拿到了一千大元,安安静静的给孩子创造了学习环境,我也享受到了读书瑜伽工作陪孩子的安心完美生活。唯一不好就是歧视离异女性。

3、网友清爽河流aW1:不是不愿离婚,而是离婚后没能力养活自己

4、网友追风的风车车:越是陷在情绪里的人,越是走不出来,何况还有抑郁症

5、网友栗奥皓羁:都是惯的毛病

6、网友爱看倒贴女的笑话:看完全文,其他的我都能理解,唯一不能理解的,一边被打到抑郁轻生,一边生三胎,要不是因为三胎被打流产,估计现在三胎也出来了。没有赚钱能力我理解,靠男人吃饭,我也理解,带不了孩子我也能理解,但是生一个不比生两个花费小嘛?为嘛非要把自己的路往死里整,明明等老大读小学了,自己也就解放出来了,非要生一个两个,把自己的时间无限延长。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